三国:曹营谋主,朝九晚五

不屈青铜

历史军事

徐臻,字伯文
23岁
武力:61
智力:59
统率:60
魅力 ...

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-AA+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五十七章:颍川老友,携酒而至

三国:曹营谋主,朝九晚五 by 不屈青铜

2023-11-19 15:33

  “真香!”
  典韦难得的露出笑容,平日里太过威严凶煞,这一笑竟让人觉得有点和蔼可亲。
  曹操面皮抽搐了一下,以前还真没注意过典韦这般能吃。
  怪不得战场上如此勇猛,光是这饭量都绝非常人。
  “志才兄长为何不在?”徐臻在酒过三巡之后,忽然疑惑的问道。
  这种场合,他居然不来。
  曹操一边吃饭,一边平静的道:“在家中,生了一场大病,听闻今日有了好转,继续养几日。”
  “生病了?”
  “嗯,”曹操点头,“前段时日,因安排冬灾之事。”
  “感染了风寒……”曹操的语气略微有些担忧,提及此事让他的情绪马上陷入了低迷之中。
  开始给徐臻说最近志才发生之事。
  差一点就没了。
  当时医官已经是卖力在救了,好在志才那一段时日没怎么饮酒。
  也不曾在外游玩,始终在家中健体,所以医官施药之后第一夜逐渐好转,排出了不少毒素,醒转了过来。
  后来就慢慢吊住了命,逐渐完好。
  “原来如此,”徐臻松了口气。
  那这一场大病之后,应该是逃过一劫,只期盼他日后能稍稍节制,或许还能等到和郭嘉同朝为官。
  若是日后鄄城能有戏志才、郭奉孝两位文喝武喝,那也必将是一番盛况。
  “阿韦等会代我去看望一下祭酒。”徐臻拍了拍典韦的肩膀。
  “诶,”
  典韦应了一声,因为最近经常和戏志才打交道,虽然他看起来潇洒不羁,但是相处得久了自然而然的就有了感情。
  特别是每天去叫他早起健体,典韦都快习惯了。
  最近人不在,还怪有些想的。
  晚饭后,典韦先行一步出去买点水果礼物,然后去看望戏志才。
  此时徐臻正要润,当即被曹操叫住。
  同时留下的还有曹昂。
  主位上的曹操宛若一个长辈,板着脸一步步走下来,到徐臻面前凝视了他许久。
  沙哑而沉闷的声音随即响起,“伯文,你记住。”
  “不可因女子而丧失理智,爱美之心,世人皆当有,可为女子所累,不为大丈夫也。”
  “有些话,我本不该说,但今日既是家宴,我自当说明。”
  “你为女子,与刘备相见,以你的名望与如今地位,会被多少人诟病。”
  “曹氏宗亲亦有不知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你,若非你救了我父,他们只怕早就来我面前进言了。”
  “我曹孟德,因承救父之恩,又惜才于你,方才苦口而劝。”
  “只此一次,断不可再有第二次,我可保你性命无忧,但若是宗亲怨言四起,我唯有忍痛罚你去府中后院养马!除我曹氏之外,休想再见他人!”
  “多谢主公!”徐臻拱手而下。
  啧……别太爱了,主公。
  真就这么沉重吗?
  曹操满意的点了点头,上身微微后仰,挺起了胸膛来,徐臻虚心的态度让他颇为满意。
  同时也看了看旁边的曹昂,这话同样也是在勉励自己的长子。
  曹昂,可是曹操一早就带在身边,时常教学的嫡子,他当然也明白若是当打之年不可得天下,就要培养下一代。
  方能承袭父业,再行逐鹿。
  看曹昂虚心拱手,心中满意了许多。
  让文若、伯文来带子脩,比志才带要好很多。
  此时,叹了口气又慢悠悠的道:“你们年岁尚浅,心性难坚守。”
  “应当同长者先贤以学,不可沽名待赞,自满而得,譬如我,我从不厌美,但却绝不会因女子而误事,此为本心也。”
  “啧,”徐臻忽然想起了宛城,心里大呼离谱。
  请您别吹牛逼了好吗……说得都挺好的,咋还就夹带点私货呢?
  “你啧什么!?”曹操老脸微微一红,怒视徐臻。
  你做错了事,你还好意思“啧”?!
  “我胃疼。”
  徐臻躬身下去,脸色如麻花一般纠结。
  “忍着!”
  “好嘞。”
  ……
  年关将临,距离上次典韦来看已过数日。
  戏志才府邸内。
  大病初愈的戏忠今日起床,早早在家中府院内提剑而舞。
  直至大汗淋漓。
  而后收剑披衣,感觉舒服了许多。
  最近气息也顺畅了。
  “呼,”收剑而立,戏志才脸上逐渐浮现出笑容。
  今年仿佛脱胎换骨般,大病一场后,慢慢抽丝剥茧的除去寒疾,整个人都不一样了。
  “伯文,多亏了你。”
  那几日健体,还有伯文所教的五禽拳,都卓有效用。
  的确可以令气血通畅,长此以往若是不再荒唐度日,效仿伯文严于律己之风气,长久并不是什么问题。
  “戒酒已成,从今往后,当不再饮酒为乐,每日健体读书,莳花弄草。”
  “做个律己之人。”
  戏志才宽慰的笑了,这是劫后余生的笑容,这一场大病让他感悟良多。
  仿佛已经悟到了活着的真谛,也就是现在还要辅佐曹操实现大业,否则现在当场出家去。
  此刻,门外宿卫匆匆走进后院来,手中拿着一个破旧的布袋,其实便是两张布缝到一起而已。
  “祭酒,有您一封书信。”
  “书信?”他看了那布袋一眼,谁写信这么省,穷成这样还好意思写信?
  戏志才胡狐疑的打开布袋,里面居然还有一块白色的碎布。
  不是什么好料子,但是沾着墨水写了一行字。
  “高朋将至,志才备好美酒款待,纵情狂歌三千日,不见今昔水向西!叫上徐。”
  然后就写不下了,伯文二字没写出来。
  戏志才:“……”
  他心神震荡,这个字他太熟悉不过了,郭奉孝……
  这话的意思不就是。
  奉孝要来了……
  完了。
  我刚戒的酒。
  “不对,”戏志才忽而眉头一皱。
  非大势而动,这句话当初在颍川他听郭奉孝说了不知多少次。
  如今拿下徐州,稳固到年关,来年开春之后还需一年耕种屯田,所谓大势并未有动。
  郭奉孝难道已经有了什么论断,是以才肯从颍川动身?
  总不能单单只是因为我信中所言徐伯文吧?
  “应宗!派人迎出西面三十里,寻吾友奉孝!!!”
  戏志才此刻还是很激动的。
  若是得与老友相伴,当痛饮三百杯。
  “备好衣物!我要去见主公!”
  “喏。”
  在外的宿卫统帅不知祭酒为何这么高兴,但看到戏志才又能活蹦乱跳的,他也乐得开心。
  扶国立业的志士,又相处了数年,谁没点感情呢,“我这就去。”
上一页

热门书评

返回顶部
分享推广,薪火相传 杏吧VIP,尊荣体验